拟人范文网是一个专业的教育资源分享平台,提供多样化的范文模板和资源库。网站汇聚了海量的免费教育资源,涵盖合同、演讲稿、主持稿、实习报告、工作总结、工作报告及辞职报告等多个领域,是获得优质范文的理想选择。

热门标签

当前位置首页 > 范文> 正文

《猫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(猫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)

《猫》阅读理解课教学设计

一、整体感知,质疑、捕捉重点

  1. 预习提示
  2. 告示预习提示:
    ⑴ 第一自然段围绕哪句话写?这句话与后面内容有什么关系?
    ⑵ 作者怎样具体描写大花猫老实、贪玩、尽职的特点?
    ⑶ 猫高兴和不高兴时有哪些具体表现?
    ⑷ 猫胆小又很勇猛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?

  3. 质疑环节

  4.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,如:
    “我为什么要把大花猫的这些特点写成一个整体?”
    “为什么我会用归并法分段?”
    “作者怎样抓住了猫的“ibility”特点?”

  5. 教材重点捕捉

  6.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理解:
    “文章为什么要围绕“ibility”来写?”
    “作者抓住了哪几点具体表现?是如何运用这些写法的?”

二、逐段细读,强调特点、运用写法

  1. 第一自然段
  2. 思考题
    ① 投影出示思考题:
    a)这篇文章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?这句话与后面内容有什么关系?
    b)作者怎样具体描写大花猫老实、贪玩、尽职的特点?
    ② 然后,分组讨论:
    - “大花猫在哪儿最特别?”
    - “为什么小花猫会生气勃勃?”

  3. 第二自然段

  4. 思考题
    ① 投影出示思考题:
    a)这段作者运用了什么写法?
    b)具体描写小花猫抱着花枝打秋千的“动态”和“静态”是什么意思?
    ② 鼓励学生分组讨论,明确作者对小花猫的特点描述方式。

  5. 第三自然段

  6. 思考题
    ① 投影出示思考题:
    a)为什么大花猫会是“尽职”的?
    b)为什么小花猫会出现“生气勃勃”?

三、读中感悟,体会作者情感

  1. 教学方法
  2. 以读带讲:结合预习内容,采用默读、指名读、自由读等多种形式,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文本。
  3. 边读边想:边读边回想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,比如:“猫,我的小伙伴;你像一只温暖的小猫。”
  4. 分四人小组讨论:围绕“为什么喜欢”展开思考,明确自己的感受和体会。

  5. 朗读指导

  6. 重点引导学生读出重音、运用语调、注意语气的变化(如温柔、活泼、调皮)。
  7. 结合文中的动态和静态描写,突出猫的不同性格特点,并帮助学生理解作者情感的真实性。

  8. 小组讨论

  9. 确定几个小动物(如蚂蚁、蝴蝶),观察它们的习性或活动的样子,然后写一个段落片段,重点描述它们的特点。

四、加强朗读、背诵

  1. 朗读指导
  2. 通过个人读、小组讨论等形式,让学生反复朗读全文,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思想。
  3. 强调文中的比喻(如“温柔可亲”、“生气勃勃”)和生动描述,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住文章内容。

  4. 背诵建议

  5. 鼓励学生根据预习提示,背诵大花猫和小花猫的典型特征,并写出一些具体的描写句子,如:“我看见一只小花猫抱着花枝,动作温柔可爱;它会用耳朵挖洞,发出细小的声音。”

五、练笔

  1. 观察与写
  2.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,选一种小动物(如蚂蚁、蝴蝶),按一定的顺序有重点地观察,然后写一个片断。

  3. 评价与反馈

  4. 小组展示写出来的片段,并互相点评,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。

教学目标

  1. 理解“ibility”这个具体特点,掌握大花猫、小花猫的特点表达方式。
  2. 通过朗读理解文章情感,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与赞美之情。
  3. 能够运用拟人等修辞手法,生动地描述猫的活动和性格特点。

教学重点

  • 理解“ibility”这一具体特点,并掌握大花猫、小花猫的特点表达方式。
  • 通过朗读理解文章情感,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。

教学难点

  • 理解文中的比喻与生动描写,抓住文中人物的生动性格。
  • 掌握拟人等修辞手法,并能运用这些手法写出有感情的内容。

以上为《猫》阅读理解课的教学设计,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深入理解和掌握主要内容。

版权保护: 本文由 拟人范文网 原创,转载请保留链接: /tech/2025-08-25/303.html

猜你喜欢